又是一年豐收季,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大營子鄉(xiāng)和平村的辣椒喜獲豐收。連日來,村民在大棚里采摘、裝箱,一派忙碌景象。
小辣椒做成了產業(yè)
在和平村為農服務中心,來自遼寧省和上海市的客商聊著辣椒行情,分揀車間的40多名工人將剛摘下的辣椒分揀裝箱!敖衲甑睦苯沸星楹,尖椒每斤1.6元以上,螺絲椒每斤1.7元以上,圓椒每斤1.1元以上,露地蘇椒每斤1元以上,種植戶的收入穩(wěn)定!焙推酱妩h總支書記張兵說。
近年來,大營子鄉(xiāng)集中在和平村建設冷棚174棟、暖棚496棟。作為大營子鄉(xiāng)設施農業(yè)發(fā)展特色的雙層鋼結構冷棚,村民在建設過程中,去除政策補貼2.5萬元,只需自付1.5萬元,即可實現當年建成、當年投產、當年收益、當年回本。今年,和平村辣椒產量達1000噸以上,利潤達230萬元,戶均增收8000元。
小網格聚齊了民心
大棚里,綠油油的辣椒秧苗全部吊線,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王成擦了擦汗,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!翱吹轿业拇笈锶〉贸尚Ш螅迕窦娂娬椅液炗喅凶鈪f議,發(fā)展辣椒種植產業(yè)!蓖醭烧f。
自開展網格化治理工作以來,和平村根據人口布局劃分為14個網格,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,村民和網格員自愿結組。在日常走訪等工作中,網格員與包聯戶建立良好互動關系。村黨總支成員帶領網格員到遼寧省等地考察,走進育苗工廠學習科技育苗;卮搴,網格員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包聯戶,傳遞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發(fā)展理念。
和平村旱地多、水地少、缺少機電井,大部分低產田收入微薄,產業(yè)發(fā)展落后,村民“等靠要”思想嚴重。為凝聚民心,激發(fā)群眾內生動力,大營子鄉(xiāng)以和平村為試點,推行網格化治理,探索黨建引領下的“三治”融合鄉(xiāng)村治理模式,在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鄉(xiāng)村環(huán)境整治、疫情防控、平安建設等工作中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
小積分轉變了鄉(xiāng)風
今年64歲的劉金才在網格員那里得知有關冷棚的優(yōu)惠政策后,主動承包了3個冷棚!坝捎谶M行嚴格的田間管理,我種植的辣椒長勢好、產量高。目前,我已賣出3萬斤,收入3萬元。”劉金才說。
和平村率先在全縣開展村民積分制管理,依據實際情況將村民劃分為黨員干部類、普通戶類、貧困戶類,設定不同積分評比內容。經過討論,村黨總支決定從集體資金中拿出3萬元投入“愛心超市”,用于積分兌換。通過評比,9戶黨員戶、11戶網格員戶、5戶普通戶、2戶貧困戶取得積分兌換資格。
如今,在和平村,一條條干凈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門口,大棚里一片片辣椒長勢喜人。小小的辣椒,已成為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紅火產業(yè)。(記者 李震宇 通訊員 李曉軍 孫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