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寧波6月1日消息(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楊霞曉 吳金彪 孟越峰 莢德安)2017年1-4月,歐盟RAPEX系統(tǒng)共發(fā)布17周產品通報,其中,對華產品通報347項。2016年同期,歐盟RAPEX系統(tǒng)共發(fā)布對華產品通報數量為295項,同比增長了17.6%,且中國產品被通報數量高居首位。
歐盟是我國消費品出口的重要市場,近年來,歐盟不斷利用技術性貿易措施加強貿易保護,已對我國出口企業(yè)造成深遠影響。特別是歐盟針對食品類商品建立的RASFF預警通報系統(tǒng)和針對非食品類商品建立的RAPEX預警通報系統(tǒng)已經成為我國出口企業(yè)無法回避的兩大門檻。其中RAPEX全稱“非食品類消費品快速預警系統(tǒng)”,是歐盟根據《通用產品安全指令》(GPSD)于2004年建立的信息通報平臺,該系統(tǒng)主要發(fā)布歐盟國家在口岸或市場抽查發(fā)現的不合格商品信息,涉及的產品范圍廣,通報不合格原因多,而中國制造已經成為RAPEX系統(tǒng)的首要關注目標,對我國出口企業(yè)沖擊尤為突出。
兒童用品管控力度持續(xù)增強
從歐盟RAPEX對華通報的產品類別來看,與2016年相同,兒童用品通報量依然位居第一,歐盟對于兒童用品的管控力度一如既往嚴格。2017年1-4月,兒童用品被通報的共計178項,占比51.3%;其次是機電類和輕紡類,分別被通報82項和71項,占比23.6%和20.5%,位居第二和第三位。
從違反的法規(guī)看,2017年1-4月,在歐盟RAPEX對華通報產品所違反的法規(guī)中,歐盟玩具安全指令及涉及玩具產品的EN 71是最主要的違反法規(guī),位居前兩位。REACH法規(guī)和歐盟低電壓指令緊隨其后。以兒童《玩具安全指令》為例,其在物理和機械性能、化學性能、電氣性能等方面都做出了“有史以來最嚴格的”要求。一是適用范圍、定義的變化。玩具定義范圍擴大,對經濟運作實體的定義更加規(guī)范、詳細。二是機械、物理和衛(wèi)生性能要求部分發(fā)生變化。主要涉及窒息危險,玩具食品,一般安全要求及衛(wèi)生要求等。三是更嚴格的化學性能要求(最主要變化),明確提出玩具材料中的化學成分必須與歐盟關于危險品物質分類、包裝和標簽法規(guī)相一致的要求。四是強調警告標識和制造商責任。對于警告標識的具體實施細則,將出臺一份指南文件,明確制造商的責任以及對進口商和分銷商的具體要求。通報顯示,2017年1-4月,由于玩具安全指令被歐盟RAPEX通報的114項產品中,均為玩具類產品。
從歐盟對華產品通報的原因分析,與2016年相同,2017年1-4月,窒息(包括嗆噎和勒頸)居首位,共計116項,占33.4%;其次是化學;瘜W危害,共計98項,占28.2%;位居第三位的是害包括受傷、燒傷、燙傷、割傷等在內的各種傷害80項,占比23.1%。
從召回案例分析,窒息傷害來源主要有,物品撕咬后產生小部件可能會被吞咽,衣服繩索纏繞,甚至一些預期會被孩子接觸而吞咽的非兒童產品,這也提醒相關企業(yè)需要采取相應措施,對產品預期使用環(huán)境和對象進行有效評估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
新興市場和主要市場通報數量均處高位
2017年1-4月,參與RAPEX系統(tǒng)通報的國家有26個,分別為愛爾蘭、保加利亞、比利時、冰島、波蘭、丹麥、德國、法國、芬蘭、荷蘭、捷克、克羅地亞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、馬耳他、葡萄牙、瑞典、塞浦路斯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亞、西班牙、希臘、匈牙利、意大利、英國等25個歐盟成員國以及非歐盟成員國挪威。其中,西班牙是對華產品發(fā)布RAPEX通報數量最多的國家。共59項,占歐盟對華產品通報總數的17%。波蘭通報41項,排在第二位,荷蘭和匈牙利通報數量都為36項,并列第三。法國通報數為30項,位居第五。
需要注意的是,排在前兩位的西班牙、波蘭等國在我國輸歐商品貿易額中的占比相對較小,但針對中國商品的抽查通報力度較大,企業(yè)在開辟相關國家市場時應提高風險意識。而作為最主要市場國,德國、荷蘭、英國和法國等針對中國商品的通報數量也都處于較高水平,相關部門和企業(yè)也應保持高度關注。
強制措施多樣 以撤出市場和召回為主
2017年1-4月,在歐盟RAPEX系統(tǒng)系統(tǒng)對華產品發(fā)布的347項通報中,歐盟主要采取了撤出市場、召回(包括強制和自愿)、拒絕入境、禁止銷售、風險警示、銷毀(包括強制和自愿)、撤架(包括強制和自愿)、暫時禁止供應、提供供應和展示產品、消費者警告、其他強制措施等措施。
其中,采取撤出市場的位居首位,共237項,占比68.3%;召回(包括強制和自愿)位居第二位,為117項,占比33.7%。這些措施對企業(yè)品牌的建立和維護造成諸多負面影響,產生顯性和隱性的經濟損失,需要引起重視。
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生產企業(yè)和貿易商,要密切關注相關市場動態(tài),積極應對,建立有效的質量信息交流機制,提前掌握信息,減少被國外官方通報、退運概率;要加強原料及工藝質量控制,合規(guī)操作,改進出口產業(yè)質量管理水平;要相關產品進行檢測認證,主動防范,確保其合規(guī)性。